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難忘的孔院記憶(孔院二十年)

袁法森
2024年10月18日08:4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袁法森(前排中)和他在喀麥隆雅溫得第二大學孔子學院的第一批學生合影。
  中國國際中文教育基金會供圖

  2024年是孔子學院創(chuàng)立20周年,作為一名長期耕耘于國際中文教育事業(yè)的青年教師,我有幸通過孔子學院這個平臺,在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留下了工作和生活的印記。這段經歷不僅豐富了我的人生閱歷,也讓我深刻體會到了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價值和深遠意義。

  在非洲孔院的那些“第一次”

  2011年,我第一次走出國門,踏上了非洲的土地,成了喀麥隆雅溫得第二大學孔子學院的一名漢語志愿者教師。關于那段經歷的記憶是:雨季里芒果稀稀拉拉砸在鐵皮屋頂?shù)那宕囗憚,載歌載舞的學生們用中文合唱“歡迎歡迎,歡迎來到孔子學院”。

  我的第一個學生叫何沖,因為他總是喜歡搶答別人的問題,于是取“為何如此沖動”之義,我為他取了中文名——何沖。后來,他到浙江師范大學留學。我們多年后再次相見時,他感謝我給他取了這樣一個中文名。

  我的第一次出鏡是在央視一個中非話題節(jié)目中,那時我希望更多的學生能有機會到中國看一看,如今這份期許一直未變。多年后,我突然收到了學生李薇的郵件,她感謝我鼓勵她到中國留學并與我分享了這些年堅持學習中文的經歷。

  第一次帶百人團參加夏令營,第一次培訓本土中文教師……那段時光是我職業(yè)生涯的起點,也是我對國際中文教育事業(yè)的初次體驗。

  從這里出發(fā)奔向世界

  2013年我畢業(yè)了,最終選擇到孔子學院做專職教師。來到上海,來到復旦大學,并在這條路上堅持到今天。

  初入職場的第一項任務是為復旦大學承辦的孔子學院外方院長研修班服務。

  從那次培訓活動開始,我越來越真切地感受到國際中文教育事業(yè)在世界各地的發(fā)展。一批批來自不同國家的年輕學子來到中國,感受著中國古老與現(xiàn)代交融的魅力。而我也同樣對世界充滿了新鮮感和期待,我將從這里出發(fā)奔向世界。

  復旦大學光華樓十樓辦公室里有一張世界地圖,學科負責人會在上面用圖釘標注每一位老師的赴任國家。小小的圖釘寄托著一份惦念,也指引著年輕教師找到歸處。

  從厄瓜多爾到英國

  2014年,我第一次以國家公派教師的身份前往厄瓜多爾基多圣弗朗西斯科大學孔子學院工作,來到了位于安第斯山脈上的美麗小城昆卡。作為孔子學院新設教學點的首批教師之一,我從零開始自學西班牙語,了解當?shù)匚幕,設計課程計劃和文化活動,以全新的角色感受著當?shù)厝嗣駥τ谥形牡臒崆椤?/P>

  學齡兒童、耄耋老人、資深律師……雖然學生們的背景、年齡、身份不同,但每個人都從零開始接觸中文,并感受中文的魅力。在這個以香蕉、玫瑰而聞名的國家,我輾轉于不同的教學點,用文字記錄著風土人情,期待著這些故事某一天能夠出版。而那時,我的學生們已經能讀我用中文記錄的故事了。

  2017年,我被派往復旦大學合作建設的孔子學院,來到了英國愛丁堡大學蘇格蘭孔子學院工作,同時也兼任該大學中文系的教學工作。那是我第一次踏上歐洲的土地,蘇格蘭的天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但讓我印象更深的是教過的學生。

  在愛丁堡授課的那些年,我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學生。熟背唐詩的老人、擁有6個學位的工程師、會說多種語言的研究員、會做中餐的英語老師、在我課堂上結識的男女朋友……這是一張羅列不完的清單。

  在這張清單里,有很多難忘的記憶。

  希望學生到中國看看

  2021年,我開始在線上遠程承擔澳大利亞悉尼大學孔子學院的教學工作。在線上教學的這段時期,國際中文教育事業(yè)也在經歷轉型升級。

  盡管不能前往澳大利亞,但通過視頻我依然能夠感受到學生們對孔子學院的信任以及對中文學習的熱情。也是在這段時期,我第一次參加了孔子學院的院長培訓,并開始以這個身份處理各項教學和行政事務,也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看自己熱愛的事業(yè)。

  學生們總是在視頻那頭問:“老師,你什么時候能來?我們想帶你一起去唐人街吃飯!庇捎诜N種緣由,我終是沒能踏上澳大利亞的土地,但這段線上教學經歷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

  2023年,我再次踏上歐洲的土地,到比利時高校的漢學系。盡管如此,我的期許依舊熱忱:希望越來越多的學生能夠到中國看一看,了解和感受真實而立體的中國。

  過去10余年,我的個人經歷與國際中文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緊密聯(lián)結在一起。從志愿者到教師再到院長的角色歷練,從非洲到南美洲再到歐洲的工作磨礪,從線下到線上再到線下的教學體驗……我深刻地感受著孔子學院在我人生路上留下的那些不可磨滅的特殊印記。

(責編:郝孟佳、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